首页 > 

张仲景《伤寒论》和《金匮要略》里面提到的柴胡是北柴胡还是南柴胡

时间:2024-04-19 21:08:29 浏览量:67736

红柴胡和北柴胡哪个好

张仲景《伤寒论》和《金匮要略》里面提到的柴胡是北柴胡还是南柴胡?依据是什么?

我个人的意见应该是北柴胡,南柴胡都有,也就是说这两种柴胡都行。但是在当时,主要用的是北柴胡。原因有以下几方面。

一,从药性方面看。柴胡按性状不同,分别称北柴胡及南柴胡。其实两者差别不大,主要就是产地不同,北柴胡产与山东、东北等地,南柴胡产于江苏四川等地,药性并没有很大差别。

北柴胡又名硬柴胡、津柴胡,也叫竹叶柴胡、柴胡。北柴胡具有清热解表、和解少阳,疏肝解郁,升阳举陷的功效用于感冒发热、寒热往来、疟疾、肝郁气滞、胸肋胀痛、脱肛、子宫脱落、月经不调。和解少阳,舒肝和胃,升阳举陷。治寒热往来,胸满胁痛,口苦耳聋,头痛目眩,疟疾,下利脱肛,月经不调,子宫下垂,热入血室等。

南柴胡,也叫狭叶柴胡、红柴胡。有解表和里、升阳、疏肝解瘀之功效。

两者均为伞形科植物,以根入药,市面上常用的多为北柴胡,其功用主要是退热、疏肝解郁、升阳气等。

小柴胡汤,为和解剂,它里面的成分为,柴胡(大量),半夏,人参,甘草,黄芩,姜枣为引。具有和解少阳之功效。主治伤寒少阳病证。邪在半表半里,症见往来寒热,胸胁苦满,默默不欲饮食,心烦喜呕,口苦,咽干,目眩,舌苔薄白,脉弦者;妇人伤寒,热入血室,经水适断,寒热发作有时;疟疾,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。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、流行性感冒、疟疾、慢性肝炎等症。本方中柴胡苦平,入肝胆经,透解邪热,疏达经气;黄芩清泄邪热;法夏和胃降逆;人参、炙甘草扶助正气,抵抗病邪;生姜、大枣和胃气,生津。使用以上方剂后,可使邪气得解,少阳得和,上焦得通,津液得下,胃气得和,有汗出热解之功效。

在本方中,柴胡为主药,以取其解表,退肝胆经郁热的功能。因为两种柴胡都有其特性,所以两者皆可。

二,据史书记载,自从建安初年以来,有大量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,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。面对瘟疫的肆虐,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。他痛恨统治者的腐败,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。对此,张仲景痛下决心,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,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。他行医游历各地,亲眼目睹了各种疫病流行对百姓造成的严重后果,也借此将自己多年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实践,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验,充实和提高了理性认识。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,终于写成了《伤寒杂病论》。因为张仲景是游历各地,当时与现在不同,可以带着很多的药品,他是走到哪里,采到哪里,然后用到哪里,所以说,不可能把北柴胡带到南方来用,只能用当地的柴胡。

三,古代的时候,并不象现代这样,交通方便,一天甚至几个小时就可从北方到达南方,张仲景必定是北方人,所以在北方治病的地方多,所以用北柴胡的几率就大。另外,还有个重要的原因,北方气候比较寒冷,昼夜的温差太大,就容易得伤寒。而南方温暖湿润,得伤寒的几率小多了,张仲景是哪里有病人才待在哪里,在北方的时间肯定要多,所以说一般就用的是北柴胡。